一文解說 ERC-20、ERC-721、ERC-1155 是什麼?

一文解說 ERC-20、ERC-721、ERC-1155 是什麼?

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,代幣成為了區塊鏈生態永續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標準的代幣協議,使生態系系中不同平台之間也能互相溝通,增加兼容性。

本文將帶大家認識在區塊鏈中最常見的幾個代幣協議,各位一定很好奇它們有著什麼樣不同的功能呢?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。

 

常見的代幣協議介紹

ERC-20

ERC-20(Ethereum Request for Comments 20)是以太坊區塊鏈上的一個代幣協議,用來規範代幣的發行和交易,是最常見且最基本的代幣標準。它同時也定義了代幣的基本屬性包括名稱、符號、總供應量、小數位數等等。使用 ERC-20 所鑄造的代幣,就能自動與其他符合 ERC-20 標準的應用程式(如:軟體錢包、 硬體錢包、 交易所等)互相交互操作。 ERC-20 代幣標準簡化了發行加密貨幣的門檻,多數的加密貨幣都是依造此標準之下鑄造的。

ERC-20 協議下產出的代幣是一種同質化代幣(FT),所謂的同質化代幣代表該代幣擁有相同的功能和價值。舉一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:你手中的新台幣 1000 元紙鈔和我手中的新台幣 1000 元紙鈔,雖然編碼不同,但本質上來說,我和你的 1000 元並無不同,它們都代表著同等的 1000 元價值,且可以相加變為 2000 元。讓我們把相同的概念拉回幣圈,因為是 ERC-20 標準之下的代幣,以太坊上的 1 USDT 可以互相相加變為 2 USDT,1 APE 也能除 2 變為 0.5 APE。

ERC-721

ERC-721 是以太坊中的非同質化代幣(NFT)協議,每一個 ERC-721 的代幣都是獨一無二的,且具有自己唯一的 ID 和屬性,因此無法彼此相加也具有不可分割性,這點就和 ERC-20 截然不同。ERC-20 規格的代幣是可以被無限分割的(可以持有 0.1 顆以太幣,也可以持有 0.0001 顆以太幣),但 ERC-721 規格的代幣(也就是 NFT)就沒辦法這麼做了。

基於 ERC-721 規格,這幾年許多知名 PFP(profile picture)NFT 項目也隨之蓬勃發展,例如 BAYC、Azuki 等頂級 NFT 項目,都是建立在 ERC-721 的代幣協議上的。此外,除了 PFP, ERC-721 技術也常被用於代表獨特的資產如虛擬遊戲世界中的寶物、藝術品、音樂版權、元宇宙世界裡的物件等等。

ERC-1155

ERC-1155 綜合了上面的 ERC-20 以及 ERC-721 的功能,它允許一個智能合約同時發行多種不同的代幣,包括同質化代幣(FT)和非同質化代幣(NFT)。與上述兩者相比,ERC-1155 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多變性,可以在區塊鏈世界的各種場景中應用。相信講到這裡,大家肯定還是霧煞煞吧!沒關係,以下我們將會用最簡單的例子做說明。

在以往的區塊鏈遊戲中,玩家會需要購買各種裝備或武器讓角色更強大,比如需要購買頭盔、鎧甲、戰靴、槍枝,在 ERC-1155 出現之前,只能夠一次購買一樣的配件,如此一來,就必須花費四次的手續費(gas fee)才能買齊配件,非常昂貴又耗時。但有了 ERC-1155 的代幣規格後,項目方可以打包這四件裝備賣給玩家,總計四樣的 NFT 也將能夠一次性的傳送給玩家,節省了不少金錢與時間的成本。

又假設,你想要同時買總量有 10 萬瓶的體力藥水(同質化代幣,因為有 10 萬瓶一模一樣的藥水)加上一把獨一無二的青龍偃月刀(非同質化代幣),在 ERC-1155 的代幣規格中就可以一次性的購買,如此一來實現了同質化代幣與非同質化代幣間的互動。

總而言之,ERC-1155 代幣標準的誕生對於鏈遊產業的幫助相當巨大,也讓不少區塊鏈遊戲能成功出圈。更進一步來說,ERC-1155 對整體區塊鏈的應用層面,起到了相當大的正面影響。

 

小結:

看完上面的介紹,相信大家已經理解這三種代幣標準各自的功能與使用場景了吧。其實不只上述三種規格,諸如 ERC-223、ERC-777、ERC-621、ERC-827 等等,都是以太坊上相當有名的代幣規格,而不同的代幣規格也有著不同的特點和用途,之後的文章會再和大家介紹其他代幣規格,請大家敬請期待囉。

(上述代幣規格均建立於以太坊上的以太鏈)

 

延伸閱讀:

什麼是加密貨幣?:加密貨幣入門簡介
NFT是什麼? 頂級 NFT 藍籌項目介紹!
NFT 2.0 !? NFT 的未來發展與延伸應用
如何購買 NFT ? – OpenSea 操作介紹

相關文章

近期活動

近期活動

NONE LAND 浪鏈